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微项目化学习”的理念与实践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涂真珠

福建三明列东中学 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微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运用能力。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教学单元内容,确定了具体的项目化作业目标与任务。其次,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知识框架。最后,运用具体的评价工具,全面评估了项目实施的进度与成效,确保学习活动能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基于此,研究表明,微项目化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微项目化学习;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实践策略

正文


引言;在当前教育环境中,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更具互动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微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以其项目驱动的特性,强调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索,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基于此,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实用技能,还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分析单元内容,确定项目化作业目标与任务

在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的学习单元中,围绕“假期旅游出行”的主题,可以设计一个微项目化学习活动,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旅游相关语言的掌握,并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微项目的设计将聚焦于几个关键学习目标:一是能够理解和使用与假期旅游相关的基本词汇和句型;二是能通过听力和阅读材料获取旅游计划和建议;三是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语言,进行旅游推荐和分享旅行经验;四是增强学生的旅行安全意识。首先,学生需通过听力部分学习如何描述旅行计划和接受旅行建议。接着,在小组内部使用Section B中的信息,模拟一场讨论旅行所需物品的会议,每个学生需要根据图示文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理由。然后,通过阅读Section C的材料,学生们将总结出一份关于旅行安全的小贴士。最后,学生将利用Section D的内容,创作一张自己的旅行明信片,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这可以是实际的或想象中的旅行。整个项目需要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整合和语言的实践应用。通过这样的微项目化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而且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其沟通和协作能力。此外,项目的实施还帮助学生建立对旅行这一全球性话题的深入理解和兴趣,为其日后的语言学习和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置驱动性问题,提供学习支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微项目化学习理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的“假期旅游出行”主题为例,设计的项目化作业不仅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设置了两种类型的学习支架:策略型支架和交流型支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首先,策略型支架通过引导学生在Section B和Section C的学习中,进行讨论、梳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获取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和可视化处理。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文本内容,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信息整合能力。其次,交流型支架通过设定不同的团队角色和协作任务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在此设置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成为词汇大师、文段分析者、总结者、文化收集者或讨论组长等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如文段分析者不仅要分析文本,还需要使用PQP(praise-question-polishing)策略来激发小组讨论,这有助于深化对文本内容和结构的理解。通过这样的项目化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完成具体的语言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英语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评价工具,评估项目实施进度与成效

在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的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中,评价工具的运用对于监测学生学习进度和成效至关重要。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评价量表来实现,这种量表综合了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量表围绕“知识学习”、“活动参与”和“成果表现”三个核心层面展开。在“知识学习”方面,量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单元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他们对话题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活动参与”层面,评价的焦点是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态度和协作精神,例如他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协作。最后,“成果表现”则评估学生的项目输出质量,如他们的语言使用是否准确,以及成果是否创新。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即时的自我反思,理解自己在语言运用和合作中的强项和待改进的地方。互评让学生能够从同伴的反馈中学习,而师评则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质量。这种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机制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为确保项目化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结论

综上所述,微项目化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结合策略型和交流型学习支架,以及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还促进了其批判性思维与合作能力的发展。此外,此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和实际的学习环境,增强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崔丹丹.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项目式学习开展路径[J].家长,2024,(06):89-91.

[2]钱敏.初中英语课堂项目式学习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4,(02):49-51.

[3]陈艳.初中英语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应用——以"10-minute city"语篇阅读为例[J].青海教育, 2023(6):44-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