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李霞 杨琳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810001

摘要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高职院校专业高质量发展,专业群的建设能够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就业质量。绩效评价是衡量高水平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高水平专业群绩效评价存在评价标准不明确和单一性、主观性和不公正性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提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双高建设;专业建设;专业群;绩效评价

正文


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的意义

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核心在于对特定目标或活动的成果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估。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背景下,绩效评价不仅是对教育质量的衡量,更是对教育资源配置、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其内涵丰富,涉及定量与定性评价的结合,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全面反映专业群建设的实际成效。

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教育评价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组织行为学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在教育评价理论中,绩效评价被看作是衡量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它强调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客观、公正、全面的,旨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管理科学理论则提供了绩效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如目标管理、平衡计分卡等,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明确目标、监控进度、评估效果。组织行为学理论则强调了绩效评价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它认为绩效评价不仅是对个体或团队工作成果的衡量,更是对组织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体现。

以平衡计分卡为例,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和组织绩效评价的工具。它通过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指标,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客观、量化。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来构建绩效评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反映专业群建设的成效,还能为高职院校提供改进方向和战略调整的依据。

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绩效评价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绩效评价不仅是对教育质量的衡量,更是对教育资源分配、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学生培养效果的综合评估。通过绩效评价,高职院校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专业群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教育策略。此外,绩效评价还促进了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对比不同院校的绩效评价结果,各校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质量。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还能推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存在问题与对策

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其中,评价标准的不明确和单一性是一个显著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在绩效评价时,往往只关注表面的量化指标,如科研成果、学生就业率等,而忽视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和内涵。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不仅难以全面反映专业群建设的实际情况,还可能误导学校的发展方向,导致资源的错配和浪费。例如,某高职院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却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结果导致学生满意度下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质疑。

其次,绩效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许多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价往往由学校内部自行完成,这就容易出现“自评自高”的现象。同时,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和不公正。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某些高职院校中,教师的绩效评价往往受到人际关系、权力斗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表现严重不符。

此外,评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也是影响绩效评价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价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评价。这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偏离实际情况,无法真实反映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最后,评价与反馈机制的缺失也是导致绩效评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绩效评价往往被视为一种形式化的工作,评价结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和应用。这导致高职院校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从而影响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持续推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模型,从多个维度来构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该模型不仅关注财务指标,还注重客户、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等方面的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校的整体绩效。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例如,可以委托专业的教育评估机构或行业协会来对学校进行绩效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绩效评价与教育技术的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提高了绩效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可以为绩效评价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优化绩效评价流程,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此外,绩效评价还呈现出动态化、持续化的特点。传统的绩效评价往往侧重于对某一阶段成果的评估,而现代绩效评价则更加注重对教育过程的持续监测和动态调整。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在教育技术的助力下,绩效评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评价模式,而是向动态评价转变。这种动态评价模式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绩效评价与教育技术的融合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绩效评价正逐步实现数据化、精准化。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成效,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专业群的发展动态,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构建智能评价模型,可以实现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的自动化评价,大大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行为等多维度数据,预测其未来的学习表现和发展潜力,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绩效评价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绩效评价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绩效评价作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的变革。未来,我们期待绩效评价能够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3(12)1-4.

[2] 佟军民,石振平,俎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2024(1)52-58.

[3]刘喻.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的隐忧与超越[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96-100.

[4]万德年.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黄 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23(5)15-18.

[5]陈正东,宋楚平,王禹,朱永君,杨艳.数字化赋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

评估研究—基于平台构建的实证分析[J].职业机械教育,2023(23)26-28.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2023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结对帮扶专项:课题编号 2023BF27),受青海省昆仑英才教学名师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李霞(1976—),女,汉,山西省临汾市,  本科高级会计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会计内控管理

杨琳(1977—),女,汉,河北省晋州市,本科,副教授,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及财务管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