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师教学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策略
正文
引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效果,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期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是面子工程、纸上谈兵,导致德育落不到实处,学生品德素养的发展也呈现停滞的状态。对此,教师应当正视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地做好德育工作的优化、调整,促使学生既能仰望星空,拥有远大理想,也能脚踏实地,学习科学技术,从而为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小学德育教师教学素养的内涵
随着品德课程的更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体系和实施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时代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赋予了小学德育教师新期待、新标准和新实践。如何准确解读教材、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推动课程高校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每一位小学德育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小学德育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才能较好地完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本人借鉴教学素养的内涵,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将“小学德育教师教学素养”理解为小学德育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外显的或内隐的,能够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能力和品质。
二、新时代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是小学在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意味着小学需要发挥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让教师在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中,发展个人综合教学素养。但是目前,小学忽略了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之于学生成才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做好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规划。教师并没有掌握具体的小学专业教学知识,没有养成相关小学专业教学习惯,难以形成系统性的小学专业教学认识,小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由于部分小学仍旧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过于“重形式轻实效”,过分关注教师能否出色地完成领导所布置的任务,而忽略了教师本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此时,教师为了应付形式的教学任务,也容易忽略个人小学专业教学观念的形成,只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小学教学的目标。可见,小学需要意识到目前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重视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对于教学课堂实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内化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培养,让教师能够充分得到专业教学实践,从而获得全面的提升。
三、小学德育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策略
(一)开展职前教育
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充足的教师数量。针对小学德育教师短缺的问题,教育部应指导各师范院校增设小学德育相关专业,为学校提供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培养小学德育教师需要高校教师熟悉并掌握与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德育学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胜任培养小学德育教师的工作。同时,高校应为德育方向的师范生设置合理的课程,以满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需求。课程设置可以从三个角度展开。首先是基础类课程,为师范生提供多学科的理论支持,如德育原理、法学概论、儿童学、政治学概论、伦理学基础、多视角的生命理解、国际德育发展专题等。第二是核心类课程,将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特殊教育理论与实务、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等。第三是实践教学类课程,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如一定量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少先队活动(课)实践、教育教学实习、科研指导课程等。此外,高校还可以开设选修课程,如人际沟通、儿童心理学、经典影视作品与道德生活、钢琴、舞蹈、绘画、书法等,提升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小学德育专业师范生将带着系统的德育教学知识和全新的教学观念进入工作岗位,并为小学德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显著提高德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素养。这些举措有助于缓解小学德育教师紧缺问题,并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代资源,活化德育模式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教育也迎来了崭新的明天,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主动地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活化德育的形式,弱化学生理解品德知识、法治知识的难度。但是,教师也要意识到,现代资源的引入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应当结合德育的主题进行现代教育资源的恰当选择,从而让学生在活灵活现、灵动百变的学习模式中,增强对德育理论的认识。在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德育活动时,教师便可以充分释放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让生命教育更加灵动。在活动中,教师先呈现丹顶鹤、熊猫、桂花等动、植物的图片,让学生直面生机勃勃的生命,由衷地发出对美好生命的赞叹。随后,教师再播放一些景区的宣传片,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魅力。紧接着,教师突转画面,为学生呈现灾难片的场景,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缺乏多样性的严重后果,从而主动地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珍惜每一个动植物生命的想法。显然,教师吃透德育理论的内涵,有的放矢地选择现代教育资源,改善德育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变得更加简单,让抽象的德育理论变得更加具体、直观。
(三)以评价与改进为抓手,培养小学教师专业教学素养
与传统的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模式不同,区域小学需要将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纳入整体教师评价体系之中,并有效制订完整的专业教学评价标准和激励整体机制,依托综合评价体系衡量教师全面发展情况。在小学教师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持续、动态地监察这一评价体系的运行,以评价与改进为抓手,提升区域小学教师专业教学的开展质量。教师在这一评价过程中也能够较为客观且全面地评价个人的专业教学学习水平,以个人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投入到教学评价活动之中。小学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关注对于教师专业教学质量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将其作为教师专业教学实践工作的标志和指引。逐步分解为系统化并且相互联系的指标群,从而使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当确立了科学的教师专业教学目标之后,区域小学需要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让教师以评促改、以评促教,使得教师专业教学素养能够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区域小学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推动教师专业教学意识的养成和专业教学技能提高,从而加强新时代教学价值观的养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师的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素养不仅决定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影响着小学德育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同和实现,同时对学生也具有示范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了新教材对小学德育教师教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使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小学德育教师教学素养的结构。
参考文献
[1]刘继报.抓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12):37.
[2]桑吉草.提升小学教师实施德育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0(33):44-45.
[3]陈云.提升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32):29+31.
[4]覃秋菊.浅谈提高小学德育有效性的方法[J].新智慧,2019(03):39.
[5]赵静.浅谈小学德育教师的指导策略[J].名师在线,2019(02):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