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张衡莹

新疆于田县CEC希望学校 8484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分析量感的概念和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方法。首先介绍了量感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探讨了培养量感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量感的具体策略,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的改进等。最后总结了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量感是至关重要的。量感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之一。然而,当前许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数量感知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量感,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量感的概念与特点

1.1 量感的定义

量感是指个体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包括数量大小、数量关系、数量变化等方面。它不是通过具体计数或计算得出的结果,而是通过直觉感受和认知形成的。量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实践和数学学习中的训练逐渐形成和发展。一个具有良好量感的学生能够准确感知和估算数量,理解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灵活运用数量概念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

1.2 量感的特点

首先,量感是直觉性的。它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或测量,而是通过个体的直觉感受和认知形成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直觉性。其次,量感是抽象性的。它不仅包括具体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还涉及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变化和抽象概念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再次,量感是发展性的。它随着个体的成长和学习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需要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来不断提高和完善。最后,量感是实践性的。它不仅体现在数学学习中,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能力之一。

二、培养量感的必要性

2.1 数学学习的基础

量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感知和理解数量的大小、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数量的变化等来建立数学概念,而量感正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一个具有良好量感的学生能够准确感知和理解数学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的量感是确保他们建立牢固数学基础的重要途径之一。

2.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量感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关系到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需要通过数量来描述和解决问题,而良好的量感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购物时需要估算商品的价格总额,在规划活动时需要估算时间和资源的需求量等,都需要依靠量感来进行数量的感知和估算。因此,培养学生的量感不仅有助于他们学好数学,还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可以通过选取具有数量特点的教学内容,如数量大小的比较、数量之间的关系、数量的变化规律等,来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数量。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情境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量感。

 

3.2 评价方式的改进

在改进评价方式时,教师应当注重考察学生的量感水平和能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日常观察记录、作业考查、课堂测验、项目展示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量感发展情况。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和问题情境,设计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评价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展现他们的量感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量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四、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意义

4.1 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量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量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良好量感的学生能够准确感知和理解数学概念,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从而更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量感的培养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4.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量感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关系到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需要通过数量来描述和解决问题,而良好的量感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量感,可以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和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特征,从而更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购物时需要估算商品的价格总额,在规划活动时需要估算时间和资源的需求量等,都需要依靠量感来进行数量的感知和估算。因此,培养学生的量感不仅有助于他们学好数学,还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五、结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量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量感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关乎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量感的概念、特点以及培养的必要性。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关注量感的培养,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量感水平,促进其数学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发展。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致力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危雄.小学数学中量感培养的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4,37(02):39-41.

[2]陈萍萍.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3,(19):92-95.

[3]陈凤玉.基于整体教学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17):136-1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