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小学口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口琴教学 乡村中小学 校本课程 艺术素养
正文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口琴曾以其简单易学、经济实惠、小巧便携的特点,而成为备受教育主管部门推崇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乐器。但国内的中小学口琴教学基础一直都很薄弱:国内的口琴爱好者基本上都处于自学状态,导致口琴师资力量比较缺乏。随着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音乐课堂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口琴等课堂小乐器更加备受冷落。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提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使用易于学习、演奏并便于携带和进行集体教学的乐器。”
一、当地口琴教学基础与现状
我们为什么选择口琴进行普及教学呢?
首先,宁德地区有着较好的口琴教学传统。2013年“霍童溪口琴艺术基地”被评为“省级特色艺术基地”,福建省财政厅专门拨款30万元来建设这个基地。这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口琴教学基地”。宁德市蕉城区政府每年拨款18万元作为活动经费。蕉城区文联、蕉城区口琴协会、蕉城区教育局这些年很注重口琴的推广工作,开展口琴专家为中小学培训“口琴推广员”活动。宁德地区的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学校成立口琴社团、组建口琴乐队等,蕉城区文联、蕉城区教育局每年都举办中小学口琴赛事。
其次,本课题有两所线下实验学校与五十三所“互联网+艺术(口琴)公益课堂”的线上实验学校。线上学校有四十四所是宁德九个县市的乡镇中小学,九所所是外省的乡镇中小学,包括四川省广元市(回龙小学、范家小学、利州区宝轮第三小学、利州区三堆小学、荣山初级中学)、湖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下查埠学校、仙桃小学)、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洩湖镇崔坪小学。我们选择了宁德市第七中学、南埕学校这两所中小学校作为线下教学实验学校。宁德市第七中学属于乡镇所在地的初中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数335人;南埕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属于村级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学生数483人;这两所村镇学校的生源情况相似,基本是本地农民的子女,而且多数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或寄养在亲戚家,缺少亲情与关爱,是比较典型的留守儿童群体。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决定了课堂乐器的选择范围受限,乡镇中学的音乐师资较为匮乏,而口琴价格低廉、易于吹奏、便于携带,对于乡镇中小学生学习口琴来说,没有什么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最重要的是,两所学校都有专门负责艺术教育工作的行政领导,他们非常重视口琴教学,从经费、场地、师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宁德口琴协会杨会长的协调下,2021年“上海国光口琴厂”给宁德七中捐赠了50把“国光牌”复音口琴,2022年“琴系远山”项目捐赠给南埕学校20把“国光牌”复音口琴,还聘请了国内知名的口琴名家上海口琴协会会长柏树老师、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口琴专委会会长白燕生到宁德指导。2023年4月,中华口琴会会长刘曾源、世界口琴冠军李让老师亲临“互联网+艺术(口琴)公益课”堂进行指导。
二、口琴的校本课程实践
1.常规教学与口琴社团、乐队的建立
首先是进行口琴常规课堂教学。我们依据农村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口琴作为校本课程安排进课程表,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口琴吹奏,每周一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会吹奏十首以上的作品,如《小星星》《划小船》、《茉莉花》、《送别》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要求学生每节音乐课的前十分钟上台进行口琴演奏展示,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六一儿童节、元旦联欢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其次是选拔学生组建口琴社团。学生学习口琴两个月后,我们将选拔口琴演奏技能较好、兴趣浓厚的同学组建口琴社团,并加入低音口琴与和弦口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默契。首先从简单的合奏曲目开始练习,例如《欢乐颂》《小红帽》《雪绒花》《苏珊娜》《剪羊毛》《快乐的农夫》等。一学期大概开展15次社团学习,小合奏、重奏学习五六首,并选择其中一部分曲目进行排练表演,在学期末进行汇报演出。
最后是组建口琴乐队。我们从口琴社团中再选拔一些优秀的学生组建口琴高级乐队,组织学生排练演奏高一级别的合奏曲目,例如《山楂树》、《猎人进行曲》、《歌声与微笑》等。口琴乐队训练的曲目难度有所增加。此外,教师还会利用课间对单个声部个别学生进行专门指导。为了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锻炼能力,我们还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重大节日和迎接上级视察的重要场合安排乐队演奏。
2.口琴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首先,由于初中与小学课程性质的差异,口琴学习可以与常规音乐课相结合,比如每节课学完歌曲后,可以鼓励学生吹奏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声,进行歌表演;或者一组演唱,另一组为歌曲进行口琴伴奏。如果中学生都是零基础新生,可以按小学的校本教材教学,但在进度上可以加快。如果是零基础与有基础的学生混合,则可以结对帮扶。
其次,我们可以探索适合不同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如普及性的班级教学,提高性的口琴社团教学,演艺性的口琴乐队教学,以及通过网络直播等线上形式进行多种创新教学活动,比如利用互联网+艺术(口琴)双师教学活动。
第三,在班级开展“口琴小演奏家”“口琴小老师”“口琴进步之星”的评比活动。探索让学生保持口琴学习的热情及自主学习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口琴教学走向“日常化”,通过口琴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识谱能力,让学生在模、练、奏、唱、赏、演等活动中,促进口琴综合艺术素质的提升。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我们常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区级、校际等各类校园口琴比赛,大胆展示、锻炼自己。参加比赛的学生们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热情。比赛前,老师还指导他们化简单的舞台妆,让他们体验到艺术教育的仪式感。比赛时,学生们都化妆、穿上漂亮的演出服。经过多次参赛,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演奏水平和演出经验都得到了提高。学校对获奖的学生进行了表彰,校领导在升旗仪式上亲自给获奖者颁发奖状,学生们感到无比自豪。
三、口琴校本教材的研发
目前市面上各种口琴教材多达十几种,但适合乡村中小学教学的口琴教材并不多,因此我们立足福建省宁德地区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中小学口琴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能给老师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手册,给学生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途径,还能引领中小学生学习了解宁德本地的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同时,使农村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更具有自主性和实效性,对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的目标是力求让每一名乡村中小学生至少掌握十首以上曲目的口琴演奏技巧,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的协调发展,还将通过独奏、齐奏、合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合作能力。
我们搜集整理了适合乡村中小学生学习的口琴乐
曲,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适当的增减。
1.初级课程目标:
能用复音口琴熟练演奏中音区及部分低音区音符歌曲,比如《数鸭子》、《送别》等八首歌曲。从中音区的Do、Re、Mi三个音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中音区音阶,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小小的技巧挑战。这样编排主要考虑到口琴是吹吸相间的乐器,口琴初学者在演奏的时候,既要辨识吹吸变化,又要认准音孔位置,所以,先从少量音开始,便于学员快速掌握乐曲,树立信心。中音区音阶认识完了后,从第六节开始加入跟伴奏演奏,对演奏的挑战进一步提高,不仅需要辨识吹吸,对好音孔,还要跟上伴奏,这样跟随每节课的挑战逐步往前走,歌曲难度也不断加大,十几节课后,就能掌握口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2.中级课程目标:
拓展口琴吹奏的高音区和低音区,演奏的曲目更加丰富。能用复音口琴演奏全音阶歌曲,比如《红河谷》《爱尔兰画眉》《千与千寻》《少年先锋队队歌》等歌曲。要求学生都跟伴奏演奏,既可培养孩子的乐感,也便于孩子参加班级、家庭的各类表演和比赛,通过一次次的上台表演树立孩子的信心,增强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3. 高级课程目标:
熟练掌握复音口琴的半音阶演奏法,能吹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同一首歌》《天空之城》等歌曲。要求用C调与♯C调两把复音口琴演奏,通过双口琴的执琴开始,到演奏十二平均律音阶,慢慢转入乐曲的练习。先从简单的一两个升降半音的练习,到稍微复杂一些的乐曲演奏。为了演奏方便,这些乐曲全部采取C调,练习好两把口琴的自如切换,为后续转调练习打好基础。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也可以直接购买半音阶口琴,一只半音阶口琴就可以吹奏各种调的乐曲,但由于半音阶口琴的结构与复音口琴有所不同,价位相对高些,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去自行购买。
四、校本特色的口琴教学法
除了精心设置适合乡镇中学生的特色口琴课程之外,如何增强学生学习艺术的动力和信心,是值得研究的。我们会组织学生观看中小学生口琴比赛获奖者的精彩演奏视频,点燃学生的音乐梦,同时邀请口琴专家进校园开讲座,激发学生学口琴的愿望,为口琴进课堂做铺垫。社团成立后,举行一个隆重的开班仪式,开启一个良好的学习旅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理论,他关注的不是教师怎样教,而是儿童怎样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又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小组竞赛法
通过组建2-3人的学习小组、战队PK、擂台赛、个人展示等方式,来完成一首首曲目的学习,并通过奖励积分的方法,及时给予正向的反馈,持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对学习口琴保持浓厚的热情。“小组竞赛教学法”不但激发了学生们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互相激励、组团比赛的过程中强化了知识与技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2.艺术实践法
我们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班级口琴音乐会”“谁吹的乐曲多”等小型比赛,让学生积极登台汇报表演,展示练习成果,并以吹奏曲目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积分。在每年的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展示口琴学习成果,举办“口琴小演奏家”评比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3.多维度评价法
评价是教学当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体现出教育理念、矫正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标准等。我们的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评价维度 | 示 范 评 语 |
旋律 | 音准不错,每个音都很到位又圆润。 |
节奏 | 节奏跟的紧凑,节奏准确到位。 |
音色 | 音色很好,饱满有力;音色优美动听。 |
气息 | 气息控制得很好,完整流畅,恰到好处。 |
情感 | 情感丰富,表达自然,情绪饱满。 |
形象 | 歌曲形象鲜明,艺术处理到位。 |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他们除了学会教材曲目,还会在课外自学一些好听的流行歌曲,比如《大鱼》、《听我说谢谢你》《星之所在》《听闻远方有你》等,并在各种场合进行表演展示,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实践证明,口琴教学激发了乡镇中小学生的音乐潜能,点燃了他们的音乐梦想,给他们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泉,让他们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乡村中小学口琴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但有效提高了当地学生的演奏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但目前来看,我们急需培养一批中小学口琴师资,研发更多适合乡镇学校的口琴校本课程,积极探索各类有趣的口琴教学法,为当地的美育建设和中小学艺术素养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10月
2.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版
3.杨郑平《快乐口琴》,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注:本文系福建省宁德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课题“乡村中小学口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NDKY22--08)的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 陈美缘,女,1971年7月生,宁德市第七中学音乐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