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卖消费调查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董欢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2)

摘要

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外卖的需求逐渐增长,大学生作为追求时尚的主力军,已成为外卖消费的中坚力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外卖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总结大学生外卖消费时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和影响因素,同时针对校园外卖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校园外卖良性发展。


关键词

校园外卖;消费行为;外卖经济;

正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线下餐饮业竞争逐年加剧,越来越多的餐饮商家把销售重点放在线上,通过外卖平台提供外卖服务。大学生作为追求时尚的主力军,点外卖也成为了最受大家欢迎的就餐形式。

一、大学生外卖消费行为的调查

(一)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均月消费,生活费来源,校内就餐消费,校外就餐消费以及外卖消费,从而了解大学生对于外卖消费的偏好,包括偏向的点外卖平台、价格、口味等。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通过问卷星小程序进行发放,为期一个月时间。调查对象主要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也包含西安其他各大高校在校学生。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296份问卷,回收296份问卷,有效问卷287份,其中男性大学生占94份,女性大学生占193份。

二、大学生外卖消费现状及特征

(一)消费现状

1.外卖频率

调查发现,在学校基本不点外卖的同学仅占7%,36%的学生每个月点1-4次,35%的学生每月点4-8次,每月点8次以上的学生占比22%,外卖在大学生中的普及较高,而基本不点外卖的学生只占了少数。

2.外卖平台

根据调查问卷,在外卖平台中,选择“美团”的学生占58%左右,“饿了么”的用户占33%,仅有9%的学生会使用校内外卖平台。由此看来,校内外卖平台的使用远远低于“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

3.外卖价格

40%的同学平均每次订餐金额在11-30元之间,60%的同学平均在30元以上。与外出就餐相比,点外卖的价格远低于外出就餐的价格。根据统计显示,学生每次外出就餐的花费在0-50元和50-100元的较多,分别占42%和47%,花费在100元以上的占比11%。

4.外卖种类及口味

在问卷调查中,外卖种类及口味调查显示,奶茶饮品一类高达31%,汉堡快餐类占比23%,麻辣烫和冒菜这一类外卖占19%,其他如烧烤类外卖占比11%,米饭炒菜类占比9%,粉面类占比5%,盒马买菜、便利店、轻食等外卖也占了一定的比例,约为2%。总体来看,大学生点外卖的种类丰富多样,且味道相对偏重。

5.订餐时间

大学生订外卖时间相对固定,基本为中午11:00-14:00,下午16:00-19:00,也有部分学生订餐时间在14:00-16:00以及19:00以后。

6.针对外卖的建议

大学生们对外卖的建议多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外卖的健康卫生问题,同学们反映部分商家不注意卫生,会有外卖中出现虫蚁或杂物的情况;二是丢外卖问题,由于学校禁止外卖进校园,配送员只能在校门口与学生进行交接,而他们往往赶时间,大多数时候等不及学生,将外卖放在校门口,经常有学生到校门口之后找不到外卖的情况发生。

(二)消费特征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大学生外卖消费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是点外卖频率较高:在大学生群体中,点外卖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可以看出,每月点过外卖的同学占了90%以上,大部分同学每个月都会选择点外卖;

二是外卖平台较为集中,主要以美团和饿了么为主,这两个平台在外卖平台中占主要份额,即使有部分同学会选择校园外卖平台,但仍是以这两个选择为主;

三是外卖消费价格较高:外卖消费价格在30元以上的占比较大,对于平均生活费在1500-2000的大学生来说,一次外卖花费在30元以上是超负荷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也是限制其点外卖次数的一个重大原因;

四是外卖种类多样化,大学生们点外卖的主要目标不同于食堂,以食堂没有的餐食为主,如奶茶饮品类、快餐类、烧烤类等,总体来说复杂多样,不局限于特定品种;

五是订餐时间集中,主要在午餐时间和晚餐时间,但是也有同学会选择外卖作为下午茶或者夜宵;

六是外卖相关问题较多,出现了卫生健康问题,以及丢外卖等问题。

(三)消费倾向

1.外卖动机

从点外卖的动机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都看重外卖方便快捷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约31%的学生因时间不足而点外卖,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大学生忙于学习或工作,没有时间在食堂吃饭。34%的学生因为吃饭时间食堂拥挤需排很长时间的队而选择点外卖的方式就餐。24%的学生因个人更喜欢校外餐厅的菜肴而选择点外卖。11%的学生因为雨雪天气或室外温度过高等天气原因而点外卖。

2.外卖注重因素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75%的学生主要关注食物的味道,这表明大学生仍然将好吃美味作为外卖的首选。其次是食品安全和价格折扣,分别占45%和67%,29%和22%的学生关注配送速度和口碑评价。大学生在忙碌和时间通常很紧的时候,会更喜欢送餐的速度。一些大学生在选择菜肴之前会根据他人的声誉做出选择。他们认为从别人的评论中学习更合适。

3.订餐差评

根据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外卖差评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配送速度慢约占64%,实际配送与预期差异大占59%,价格高占34%,配送包装差占25%,配送人员配送服务态度差占1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当前交付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交付速度慢,实际交付与预期差异大,其次是价格高。

三、大学生外卖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平台及商家因素

随着外卖行业的飞速发展,外卖平台的审核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对商家品质,外卖质量的审核,也影响着大学生订外卖的行为。订单完成后,用户对用餐的质量、口感、配送速度等进行的评价,身边熟悉的同学朋友的推荐和建议都影响着大学生对外卖的选择。

2.环境因素

1)天气:天气对于大学生的外卖消费也有一定影响,遇到雨、雪、高温等恶劣天气时,学生们点外卖的频率会显著增加。

2)食堂:学校食堂的品种较为单一,且更新较慢,大学生经过几个学期之后,对食堂美食的兴趣会大大下降,增加点外卖的次数。除此之外,校内大学生上下课时间相对集中,几千名学生同时用餐,食堂窗口排队时间过长,排队等位过久,大学生用饭时间紧张,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点外卖的方式,一下课无需排队就可以按时用餐,既方便又节省了时间。

(二)内部因素

1.价格因素

对于尚未经济独立、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餐饮消费占据了其每月生活费的2/3或1/2左右,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决定了点外卖的档次。大学生的日常支出主要来源于家庭提供的生活费,而外卖平台经常推出满减或抵用券等优惠,活动力度往往较大。相比于食堂,学生们只用花相同价格或者略高的价格就能品尝到校外美食。因此,在其他消费相当的情况下,外卖平台活动力度越大,大学生越倾向于外卖消费;反之,则会减少外卖消费行为。

2.就餐体验

大学生的就餐体验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卖的包装以及餐品的质量,是否符合大学生自身的口味,外卖口感越好,对于此次就餐的体验感越高。另一方面是商家及骑手的服务态度,作为服务者,骑手和商家对待顾客应以尊重的态度,但存在一些商家无视顾客需求,骑手配送过程中使得外卖包装破损,未按时送达,都影响着大学生对外卖的体验感,这些对于商家骑手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是否回购,推荐给他人的标准。

3.“宅文化”的影响

“宅文化”是指一种针对于私密空间,追求专注精神,而非拘泥于形式主义的文化,是一种全球化发展形式下新出现的亚文化现象。现在,通过互联网不出门也能与同伴交流,在网络上结识到更多的新朋友,足不出户也能使自己的娱乐效果和放松目的得到很好的满足。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更喜欢独处。因此“宅男、宅女”现象就普遍了起来,饮食问题也就更依赖于外卖解决。

四、大学生外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卖健康环保问题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选择外卖食品时,只注意外卖食品的送货速度、图片风格和食品口味,较少注意外卖食品的卫生问题。外卖的包装盒使用大多都是一次性餐具,吃不完的剩菜剩饭直接随着餐具扔进垃圾桶,尤其是在夏天气味非常难闻。大多垃圾站都离宿舍楼不远,这也对大学生的居住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大学生目前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较为薄弱,且校园内部也难以做到垃圾分类,有些外卖商家更过度包装,这些白色垃圾难以降解,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城市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外卖卫生无法得到保障

在外卖市场中,有些不法商人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在食物中使用廉价的原料,或者为了吸引回头客而在食物中添加非法药物,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对于长期食用的消费者来说,容易引起一些重大疾病。还有一些商人使用非法手段获得伪造的健康证书、卫生证明后,在网上进行登记,这些对消费者会构成严重威胁。且许多商家位于小街小巷中,虽有门面,但位置偏僻狭小,环境较差,容易滋生细菌病毒,会出现吃到虫蚁的情况,外卖食品的卫生无法得到保障。

(三)校园丢外卖现象严重

在外卖配送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外卖丢失的情况。大部分丢外卖的同学都是由于时机差异无法当面交接外卖,嘱咐外卖小哥将外卖暂放于楼下或校门口处而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配送员未将外卖送到学生手中;二是学校监管不够,暂时存放的外卖在被人拿取时未进行身份核实。

五、大学生外卖消费市场的建议

(一)国家层面

国家政策对于大学生外卖消费的引导至关重要,在国家政策的相关支持下,“互联网+餐饮”这一行业飞速发展,涌现出很多相关企业,并且在竞争中不断完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提高企业进入食品配送行业的门槛,完善食品配送行业的监管政策和法律,加大执法力度,规范食品配送人员的行为,并在国家法律中增加外卖行业的规范和处罚,严格规范食品安全监管的质量,对小作坊、黑车间的生产进行严格处理。与此同时,应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行为,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每年的3.15是消费者日,这些保障给予了消费者更大更多的信心去消费,同时也可以使经营者提高产品质量。

(二)社会层面

1.企业层面

外卖行业的主要企业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加工食品,同时确保其食品质量和安全符合标准。外卖平台应严格审核商家资质,对顾客反应有卫生问题的商家进行实地考察、警告,对屡次不改的商家,可向有关部门举报吊销其营业执照。同时,外卖平台要着力提高外卖员的整体素质,定期开展培训,把企业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一位企业员工的心中。

2.学校层面

学校加强对外卖的监管,加强监控覆盖范围,保障学生外卖安全,杜绝校内出现偷外卖现象。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引入美食街,与校外餐饮形成合作。创建校园外卖平台,包括校内食堂美食的配送,也包括学校附近其他店铺的配送,平台的运营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既能促进校园经济的发展,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六、结语

新时代消费多样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食堂对于解决高校学生的一日三餐问题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目前校园中外卖消费也在学生餐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禁止和允许是高校外卖的两种不同态度和两难选择。禁止校园外卖并不是一个简单而死板的解决方案,而是在分析优缺点的基础上,采取规范措施,解决大学生外卖消费中的各种问题。国家、企业和平台也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创新产品,为外卖行业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蒋睿.在线评论对大学生外卖餐饮消费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0 (11)

[2] 芦祥志,石亚平,邸新怡.食品安全事件对在校大学生网络订餐行为影响的实证性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9).

[3] 李含阳,宫千千,张宇新.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群体网络订餐现状及问题研究[J].文创新比较研究, 2020(24).

[4] 李辰乐,蒋星宇,施婉君,郭淼,奚林霞. 基于O2O模式下外卖服务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18).

[5] 楼佳慧,张玫.杭州大学生O2O平台外卖消费及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 2020(27).

[6] 孙佩瑶,曹媛媛,王晓东,曾楠.高校学生外卖消费行为调研及对策分析[J].市场研究, 202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