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艺术学院大学生文艺下乡服务队创新与实践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何奕萱 曲立昂

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1166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为现代高等院校五种职能之一——服务社会(其余四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反哺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下中国社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早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就已旗帜鲜明地指出: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课题组通过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普遍加深了对于高校文艺下乡重要意义的认知,提升了高校学子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意识。

一、理论学习与项目调研

自本项目立项以来,课题组秉承双管齐下,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思路,积极展开课题理论学习及艺术实践研究。通过网上搜索和下载了较多的和课题相关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文章、案例,通过课题组会议,集中学习、邀请导师共同研讨等形式,开阔了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视野,更加清晰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发力点和运作过程。

课题组实地调研走访了大连市金普新区大魏家街道、七顶山街道、三十里铺街道和董家沟街道,虚心相当地街道及村委会相关领导和当地村民咨询当下农村的人口数量、构成及分布情况、经济结构、特色农产品、民风民俗以及当地老百姓的文艺喜好及文艺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初步摸清了以金普新区为代表的辽南地区农村文艺活动开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与董家沟街道鹿圈村签订了大连艺术学院校外实习基地,为后续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

二、项目实施与实践锻炼

在实践锻炼层面,通过导师的多方联络和积极争取,本团队项目负责人何奕萱与隋欣同学随导师一同参与并见证了我院与大连市金普新区城乡结合部的新时代小学教育实习基地的协议签字仪式,同时获得了7月初参与并指导新时代小学艺术节文艺汇演的宝贵机会。

2023年5月22日-26日为大连艺术学院实践周,在实践周的过程中,项目组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于校内各种音乐舞台,打磨和积累了一批文艺下乡演出的曲目,提前进行演练,曲目基本以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演奏曲为主。

同时,经过项目负责人何奕萱同学的多方联络,与大连市金普新区董家沟街道鹿圈村村委会取得了联系。经过沟通与协调,于2023年6月26日完成了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骨干的文艺下乡小分队,赴鹿圈村的慰问演出。因为临近“七一”党的生日,同时也是践行党的文艺政策的一次主题性演出。

三、创新思维与体会收获

新时期的送艺下乡无论从高校还是从乡村两方面来讲都,做好了都是一件兼具创新与传承双赢的大好事。但是还是要多动脑筋、多方考虑和规划,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通过文艺下乡实践,使课题组的创新性思维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收获了较多的体会和感悟。

(一)送艺下乡时机选择很重要

农村的生产劳动具有季节性和高强度性、长时性,正所谓“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因此,首先一点,送艺下乡的时机选择很重要,一定要选在农闲时节,农民才会有时间、有闲暇来观看文艺演出。对此,课题组深有体会。在六月中旬与大魏家街道连丰村村委会沟通演出时间的时候,曾两次被推迟,就是因为村民栽种的樱桃正是集中采摘上市时节,村民们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上山摘樱桃,争分夺秒,没有时间观看演出。

(二)自身专业水平过硬是关键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实际的演出包括下小学的合唱排练指导,让我们深深认识到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欠缺和演出经验及社会经验的不足。演出前我们想象的是我们在学校和城市的音乐舞台上都多次表演过,到村里肯定没问题。实际上到了农村才发现,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例如,虽然提前心里有所准备,但演出现场场地和音响条件的简陋大大出乎了我们的预料。就是在村委会大院的光秃秃的泥地上,由于室外空间的空旷,麦克风、音响的劣质和杂音,让我们极度不适应。演出后回课题组开会来总结,还是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以及临场应变不够。

(三)服务“三农”真诚记心间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往往不自觉地就会从个人主观意愿出发,想当然地去做事。我们想象中的良好演出秩序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演出过程中,完全没有在城市音乐厅或者剧院中的良好秩序。村民们很大声的相互打招呼、抽烟、随意走动、随时叫好、鼓掌等。虽然老乡们并无恶意,这是由于农民的身份和生活习惯使然,我们对此均能理解,但对于演出的干扰也是客观存在的,在以后的下乡演出活动中要更多地予以为碗底说服和教育。

(四)受众群体精准定位不跑偏

项目组的卢加于同学专业水平较高,她的长笛独奏《燕子》演出后却反响平平。演出后和村民交流,村民们的反馈意见是对长笛这件西洋乐器不熟悉,曲子中速偏慢,略带哀伤,也是村民们不感兴趣的原因。通过进一步沟通了解,我们发现,这个村的村民基本以中老年为主,基本上没有年轻人,因此,相信我们如果将长笛换成竹笛,演奏一些热烈欢快的作品,诸如:《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等等,村民们一定会非常喜欢。本组的高宏琦同学演奏的古筝独奏《雪山春晓》深受老乡们的欢迎就是明证。

课题组深刻认识到,演出无论大小,都要高度重视。要向过去的老演员学习“戏大于天”的认真敬业态度。由于下乡演出,同学们基本都是着便装,从拍的照片和视频上来看显得比较不正式,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后一定要杜绝再出现。同时,对于老百姓真正喜爱的作品我们要认真研究,认真练习,争取将老百姓真正需要、真正喜欢的文艺作品送到田间地头,演给老乡们看。

 

通过文艺下乡艺术实践活动,课题组同学们认识到了一个与印象中很不一样的辽南金普地区新农村的真实面貌(课题组同学均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修正了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固有的认知,了解了当下农村民众对于音乐艺术的真实看法和特殊的艺术审美视角。坚定了艺术类大学生用自己的歌喉,用自己手中的乐器直接送艺下乡,服务最基层的农村父老乡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的崇高信念。

文艺下乡工作虽然有时会面对占用上课时间,演出条件艰苦、观众素质不高等种种困难和问题,但是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非常明确我们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年轻人特有的真诚和专业特长为我们插上了飞向理想目标的双翅。在中国音乐史课上学到的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轰轰烈烈开展的秧歌运动,鲁艺师生为延安老乡们的热情演出深深地激励着我们,当时的条件和我们现在的条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话言犹在耳“第三,文艺要热爱人民。…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扎实实将文艺下乡演出工作长期、持续性地做好、做到农民满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建新功。

本文系大连艺术学院国家级大创项目《美丽乡村,艺术有我——新时期大学生文艺下乡服务队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13599019,结题论文。项目主持人何奕萱指导教师曲立昂副教授。

作者简介:何奕萱,女,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21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乐器演奏

作者简介:曲立昂,,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参考文献

[1]杨群.论文化下乡[J].学术研究.1965.06.

[2]张红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J].学周刊.2011.10.

[3]王烨.沈阳音乐学院组织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J].音乐生活.2018.11.

[4]张福运.抗战后期延安文艺工作者“下乡”运动再认识——社会革命的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20.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