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体能教学课程内容模块化构建浅谈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李扬

山东省淄博第十八中学 25500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模块化教学成为重点,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就要发挥体育模块化教学的优势,能够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更需要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运动的时间,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体育 体能教学 课程内容 模块化构建

正文


前言: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对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尤为关注,也是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为了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就要积极采用模块化教学,让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教学的模块,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地发挥,这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体育体能教学课程内容模块化的概述及重要性

 高中体育体能教学中的模块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项技能去开展,这也让体能教学更加有专业性,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发挥,能够让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模块化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带来的弊端,并且这种方式的操作性比较高,也可以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发挥。

(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说到体育,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可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锻炼,其实进行体育训练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高中生来说,正值青春期,比较叛逆,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有锻炼或者活动的机会,对于学校组织的一些运动会等也不会积极参加,让学生进行一些劳动他们也会觉得累,所以现在的高中生很大一部分都存在身体素质比较差的情况,这与学生平时的锻炼较少有关,而进行体育的训练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管是田径或者是球类,对学生力量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在开展这些体育项目的前提,是要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提升,这一过程就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更专业的培养,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渐渐地得到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目前高中体育课开展的过程中,很多项目都是一些团体项目,必须在团队中完成,而且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团队之间学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这些都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可以的。而学生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中,就会与自己的同伴有了默契,他们也明白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动作,甚至了解对方的想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明确合作、团结就是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高中体育体能教学课程内容模块化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的团队意识比较缺乏

从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发展情况来看,因为他们年龄的原因,处于青春期,所以在团队意识的培养方面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缺乏的,他们的发展还未走向成熟,不知道怎么去面对问题,而体育课又是一项很多的项目和技能都需要小组完成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他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出现矛盾的时候会采取打架的方式解决,或者是去刻意地争抢一些东西,而这时候有的孩子他们比较强势,就会因为自己的自尊心,没有办法去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整个小组的体育活动都无法顺利地开展,而且还会让他们同学之间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1]。

(二)高中体育教学模式陈旧

为了将体育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充分地发挥,教师就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目前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不管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技能的练习,教师的教学模式都相对比较轮候,对于理论知识,教师也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对其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对于其中的一些原理却没有进行讲解,让学生不理解自己所学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体育动作的传授时,也不明确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导致体育动作的练习效果也不好,很多学生的动作并不标准,教师也没有进行合理的指导。

(四)无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数字化时代下为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涌现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我们教学的方式,因此教师就要重视这些教学方式的应用。但是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存在教师不重视这些先进教育技术的问题,很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去使用,在上课时也是按照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讲授体育动作。尤其是对于一些体育的理论知识来说,更需要使用一些先进的方式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教师一直采用传统且落后的方式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后期一些体育动作的练习,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从而影响到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五)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高中体育的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一些体育技能,同样的也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到一些有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例如肌肉的锻炼或者饮食的合理搭配等,这样的体育知识对于学生日常的生活来说,也有着比较积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很多教师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不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问题,老师们总是认为学会了体育技能才是真正的体育课,认为一些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用处,这样的理念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从而能够满足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但是教师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

数字化时代下给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并没有将其应用其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比较单一。在评价的时候仅仅采用学生是否掌握这些知识为标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学生底子比较差,而对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就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甚至都不如其他的学生,这样的因为学生不如其他孩子的熟练度高,教师的评分就相对比较低,这其实就是否认了学生的努力,这样“一刀切”的情况就导致学生的自信心有所下降。时间长了影响到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高中体育教师对模块化教学的了解不够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模块化教学会让体育教学的难度提升,在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重视,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对现有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很有效的改革,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壤高中体育的教学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且,进行模块化的教学,需要教师能够设置专门的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但是由于教师对模块化教学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体育教学目标和方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

(八)高中体育模块化教学思想不够重视

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最重要的阶段,并且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进行体育活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对于高中的体育教学来说,对于学生的期末成绩并没有进行考核,这也就导致很多教师在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时候并没有针对性,也不愿意用这些时间去研究模块化教学。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高中的很多体育课程都被其他的主课所占据,这就更让体育教学的优势无法得到顺利地发挥。

三、高中体育体能教学课程内容模块化构建措施

(一)提前梳理教学内容

教师在体育模块化教学中,为了让其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要注意能够提前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地梳理和安排,熟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这也是提升课堂效果的一种基础措施。另一方面,在模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情,选择合适的场地器材,确保器材能够保证学生的使用,只有这些基础内容做好了,才会对模块化教学的开展更为顺利。

(二)加深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的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各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研究已经有了专门的方式和制度,也越来越重视体育的教学,很多学校对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一些案例教学等,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展,很多内容都仅限于理论知识,在体育的练习中一些理论内容的渗透几乎没有,这也是今后体育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研究的重点。除此之外,在进行体育教学中,要与本地区的发展进行联系,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所接受的这些体育教学内容并不是空谈,能够直接影响自身以及国家的发展,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教学更有兴趣和积极性[2]。高中院校的教务处应该对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进行全面地讨论,发现其中的一些亮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弊端,这也让我们的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从而真正地找出符合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路线。

(三)选择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内容

高中体育可以进行训练的项目有很多,但是这些项目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因此教师在开展模块化教学时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首先,体育课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身体素质为目的的,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进行“快递传球”“盲人闯阵”等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体育器材的要求比较低,同时还符合高中生的体育训练要求。学生在这样的体育活动中自己的兴趣也会被进一步地激发。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体育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需要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去练习,也要能够在整个过程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一些体育动作和技能的练习,这样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学生对于哪个体育动作掌握得不扎实,在结合本节课后段时间的模块化教学,在其中如果出现了错误,并且能够及时地去纠正学生的动作,真正地让学生掌握这些体育动作;另外。教师要注意在体育的教学当中,能够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体育是一项动作实践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授学生实践能力的时候,就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小组合作或者是探究式的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得到提升,让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发挥到位。

(五)重视训练中的安全

在训练中学生的安全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模块化体能训练之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将自己的肌肉和关节进行充分的活动后再进行训练,避免因为动作过强烈对学生造成身体的伤害;教师还要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做好自身的防范措施,正确认识到在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地避免,为模块化教学的开展提供安全保障。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教师要亲自指导,亲身示范,对于动作的每个细节该做到什么程度都要了然于胸,讲解明白,保证学生的安全,还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动作练习时更有成就感,进而学习兴趣被激发。

(六)教师进行合理指导,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

体育课中很多的时候会进行小组合作,那么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因为学生这一阶段处于叛逆期,在学习中往往产生抵触情绪或者是不按照要求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存在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教师也要有耐心地进行指导,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知识,也防止学生之间出现争执,节约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指导的时候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尤其是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动作,学生在练习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时候就更需要教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动作,同时不对身体造成伤害。

(七)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也能够直接影响模块化教学优势的发挥,因此学校方面也要采用多样化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中体能教学并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教师要能够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尊重学生不同的发展差异,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特长开展模块化教学。教师可以积极参与网上学习,了解模块化教学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模块化学习经验,推进体育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学校方面,也要优化体育教师的队伍,引进不同特长和专业的体育教师,能够让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发挥到极致,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的体能教学课程内容模块化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地发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能学习,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制定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目标,深化自身对高中体育体能教学的认知,从自身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鹏.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现状及创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实现路径 [J]. 天津教育, 2024, (05): 13-15.

[2]徐国庆. 分析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实施现状及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2023, (29): 60-62.

[3]杨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J]. 体育世界, 2023, (06): 88-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