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童千 程永康 王毓 杨嘉巧 陈佳莺 尹灵 张佳蕊

嘉兴南湖学院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网络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而引起的网络失范、侵权、犯罪等问题层出不穷,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危害了整体国家安全。及时全面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从个人信息保护、电子设备使用、电信诈骗防范、网络谣言应对等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浙江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三个层面的原因,并从四维角度提出解决该痛点问题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安全 教育对策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网络对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占中国网民总数近四成,由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而引起的网络失范、侵权、犯罪等问题层出不穷,对大学生的人身、财产权益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给国家、社会与高校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与管理造成巨大阻碍,甚至对国家安全造成强烈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网络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本文从浙江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现状出发,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提高浙江省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对策,助力推动高校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浙江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研

1.个人信息保护维度

分析个人信息维度的测量项目反馈数据(如 1所示),得出多数受访者在选择个人信息方面相关选项时均选择了积极的选项,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个人信息较为重视,会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但仍有部分大学生选择了消极选项,忽视对自身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络安全意识存在不足,容易造成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同时,对比每题受访者选择消极选项的受访者占比,测量项目为“使用互联网留下个人信息的频率?”的反馈数据差异显著,选择“偶尔”“经常”的受访者占比高达受访总人数的50%以上,而选择“从不”的受访者占比低于50%,这说明了有许多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不在意或者无法避免地留下一些可能会影响自身信息安全的个人信息,存在潜在信息泄露风险。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图片1.png

1关于浙江省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维度的问卷数据统计表

2.电子设备使用维度

分析电子设备使用维度的测量项目反馈数据(如 2所示),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都选择了保护自身网络安全的积极选项,体现了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电子设备的安全意识较为重视,正确使用电子设备,不做危害自身网络安全的行为。但是,仍有部分受访者选择了消极选项,这说明还有一些大学生缺乏关于电子设备使用方面的网络安全意识,存在不及时更新安全补丁、共享文件材料时未设置限权、保留电脑中不需要的服务、短暂离开时并未锁屏、连接不可靠网络寻求方便、随意丢弃含个人信息的电子设备等等问题,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危害,或者并未了解电子设备的使用状况和网络安全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说,应向大学生普及正确使用电子设备对保护自身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图片2.png 

2关于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备使用维度的问卷数据统计表

3.电信诈骗防范维度

根据电信诈骗防范维度的测量项目反馈数据显示(如 3所示),在900多位高校受访者中,大部分受访者均选择了符合网络安全知识的选项,这体现了大多数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较强。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电信诈骗的防范度和辨识度较低,对电信诈骗缺乏了解,应具体了解电信诈骗范畴,对电信诈骗形成较高的敏感度。同时,时代瞬息万变,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应及时了解最新诈骗手段,从而能够不落入电信诈骗的圈套,维护自身网络安全。

同时对于“身份证复印时是否会写清楚用途?”“是否网络上向亲友告知账号密码?”“是否会核实平台工作人员的身份?”这三个问题选择正确选项的人数占比均低于80%,说明大学生能够识别浅显的电信诈骗,但却没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和窃取信息手段也随之升级。大学生还需进一步学习电信诈骗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从而保护自身安全。

图片3.png 

3关于浙江省大学生电信诈骗防范维度的问卷数据统计表

4.网络谣言应对维度

根据网络谣言应对维度的测量项目反馈数据显示(如 4所示),大部分大学生均了解谣言的概念,并且会在接收信息时关注其权威性,不会胡乱传播不确定言论,明白对人负责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部分大学生网络谣言应对意识较为薄弱,并未把自己当成文明网络空间的参与者建设者,并未对人负责,传播不实谣言,导致人心惶惶的局面产生,危害网络安全。大学生还应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理性上网,不听信谣言,不传播谣言,不制造谣言,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图片4.png 

4关于浙江省大学生网络谣言应对维度的问卷数据统计表

、浙江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一)浙江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1.法律意识淡薄

当今社会,拥有好奇心的大学生是网络信息社会的主力军,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获取信息、广泛交友等。由于不正当使用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原因之一可归结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学校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力度较弱,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涉及网络安全的内容占比较少,除此之外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微乎其微。且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了解法律知识,对于学校开设的相关讲座没有太大的积极性。这都导致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而其感性而非理性的判断会致使他们轻易相信外界的诱惑。当然法律意识的淡薄还体现在当其遇到危险的时候,不擅长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利。                                                                                                                                                                                                                                                                                                                                                                                                                                                                                                                                                                                                                                                                                                                                                                                                                                                                                                                                                                                                                                                                                                                                                                                                                                                                                                                                                                                                                                                                                                                                                                                                                                                                                                                                                                                                                                                                                                                                                                                                                                                                                                                                                                                                                                                                                                                                                                                                                                                                                                                                                                                                                                                                                                                                                                                                                                                                                                                                                                                                                                                                                                                                                                                                                                                                                                                                                                                                                                                                                                                                                                                                                                                                                                                                                                                                                                                                                                                                                                                                                                                                                                                                                                                                                                                                                                                                                                                                                                                                                                                                                                                                                                                                                                          

2.信息辨识能力差

在新传媒时代,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基本的网络信息辨识能力,而调查数据所呈现出的现状却与此相反。由于当今大学生早已习惯使用网络查询信息、浏览新闻、发表观点看法,网络早已成为大学生的日常使用工具。同时大学生群体尚处于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积累阶段, 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认知能力。当一些热点问题发生时,缺乏判断真伪能力的大学生极易因为人云亦云而进行跟风,进一步助长了虚假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也因此产生了偏差。

3.控制能力薄弱

 电子产品的普及, 电子游戏、网络社会的新鲜,更是刺激考验着学生的自制力、自控力。大学生群体处于心智发育的待成熟阶段,容易在沉迷网络世界中产生满足感、优越感,从而致使自己失去控制能力。同时,基于大学生离开了父母以及严格看管的老师,在缺乏自控能力的情况下,对网络的使用次数更是成倍增长,这也为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埋下隐患。

(二)浙江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归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亟待发挥

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网络上对自身信息的保护性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中易被恶意利用的风险。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频率增加,易在各类软件中留下真实信息。且大学生思想观念在该阶段还未成熟,受到网络上不法分子的影响,各类不良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对自身信息的重视程度降低,易被虚假信息蒙蔽而轻易填写个人信息。

2.家庭教育环境的正面影响亟待深入

在父母那一代,互联网普及程度较低,导致父母对网络安全的了解较少,家庭教育有关该方面的内容更是微乎其微。多数父母从小给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防止孩子哭闹,忽视网络上不良信息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而当代大学生在该阶段与家庭联系减少,更难以接受到家庭教育。

3.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高校对于网络安全的教育板块不重视,教育系统还存着不足。当前多数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多以班会、讲座等传统形式来进行普及,重视理论灌输,忽视了社会实践教育。且多数高校没有注意到校园文化,校园制度,校园广播等隐形文化对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

、浙江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和提升的对策

1.主体维度: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自主动力

任何个人和组织应当对其使用网络的行为负责。大学生自身作为网络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网络的了解与应用高于中年及幼年群体。因此应集思广益,枚举总结网络安全隐患,从中提炼经验教训,提出多种的防范策略以及实用的解决措施。针对安全隐患,大学生可与高校或者相关执法部门建立配套处理方案,达到最佳处理效果。此外,大学生更应注意自身参与网络空间的行为,主动学习国家网络安全法,严守相关法律,不参与危害国家网络安全的活动。

2.介体维度:创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形式

不仅传统的师生面对面课堂是开展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课堂也是大学生接触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应贯彻“互联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理念,通过官方账号发布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相关的科普课程。同时可发起网络安全意识竞赛,设置一定奖励,使学生更主动参与网络安全意识学习。此外,浙江省各高校应组织网络安全意识相关活动,通过校园网平台或是学生会,落实到大学生个体,激发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性。

3.客体维度:更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内容

网络诈骗形式多样,每况愈下,高校需及时更新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内容。在实施网络诈骗案件时,罪犯多以办理贷款、冒充他人身份、发布虚假招聘、征婚交友信息、诱导参与赌博、捏造网购问题、投放虚假广告等方式或话术来欺骗受害人,诈骗形式多样。同时,个人信息泄露也是巨大问题,快递信息与个人信息填写,都可为诈骗者提供犯罪养料,传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内容已无法有效应对形式多样的网络诈骗,高校需及时深入更新教育内容。

4.环体维度:营造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环境

人人可参与网络,可发表帖子与评论,这使网民同时暴露在网络和现实空间。通过舆论引导与信息传递,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同时国家推行上网实名制,本意是使网民在上网过程中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但这也被不良运营者利用,大量个人信息被倒卖。各网站与应用应加强网络监管,合理管理网络秩序,定期进行网络安全筛查。高校可出台更完备的网络管理办法,并将相关法律、法规在网络上进行大量宣传科普,在制度层面助力营造清朗的高校网络环境。

、结语

网络更新迅速,新型安全问题随之出现,面对网络安全新挑战,大学生应主动学习完善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的知识储备,遇事冷静,处理高速高效。浙江省教育部应及时更新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内容,结合“互联网+”模式,创新教育形式,助力大学生提升相关意识素质。社会需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通过硬软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国家司法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并加以宣传与引导,并联合执法部门,完善司法执法链,使网络安全问题得以更好更高效地得到解决与预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社,2022-10-16.

    [2]孙航.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量逐年上升,诈骗罪占比最高[N].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2022-08-01.

    [3]周恒洋,邹浩.“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2):73-75.

    [4]郭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

    [5]马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4):33.

本文为嘉兴南湖学院2023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项目号:8517223076)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