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穷人》为例
摘要
关键词
批注式阅读;语文教师;小学生;教学效率
正文
一、利用基础性批注夯实阅读基础
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正在快速构建,语文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此阶段,教师要完成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便是指导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生字和生词,为自己的知识阅读和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利用基础性批注可以起到巩固其学习的作用。基础性批注适合应用在学生的文章预习阶段,通过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进而达到流畅且熟练地阅读整篇文章的目的,最终实现文章学习的良好开端。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能够专注于自我的情感,做到边读边思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在小学阶段,批注式阅读可以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重拾阅读的乐趣。
《穷人》这篇文章位于六年级上册,是一篇精读文。文章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含量和思想教育价值。若想指导学生有效掌握这篇文章的所有知识点,教师要做的第一步便是指导他们掌握这篇文章的所有生字生词。前预习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将这篇文章读两遍,特别是要在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把自己见到的生词和生字标记出来,而后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查询该生字的读音、含义、组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种方法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而学生在将相关生字生词标注出来后结合工具书便会立刻掌握,这有效巩固了学生的文章阅读基础。
二、利用感受式批注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感受式批注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有效记录下来,由于学生的感受是通过阅读文章而形成的,所以这种阅读感受本身往往和整篇文章的主旨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生能够抒发阅读感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尤为重要,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较为丰富和强烈,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变化会更为丰富。教师要求他们将个人的阅读感受有效记录下来,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穷人》这篇文章是非常经典的,最典型的莫过于文章的标题“穷人”。整篇文章中,非常多的情节和环境刻画都围绕这两个字展开。而对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解读也要密切结合这一主题,如此才能实现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完全掌握和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详细阅读并分析文章中的内容,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感受式批注及时记录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感受。例如,有学生在读到桑娜进入邻居西蒙家中却发现西蒙已经死去的段落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波动,主要表现为对于西蒙的同情。此时,学生可以用笔将自己的情感批注在这段内容旁边。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层次的体悟这篇文章的写作思想和情感,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效率的提升。
三、利用方法式批注提高表达技巧
方法式批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文章写作的主要结构和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赏析。在学生准确掌握文章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沉淀,有助于促进自身学习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穷人》这篇文章中有很多非常优质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这些描写对于衬托文章主题、烘托人物性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将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表达方式进行批注,而后将其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表达技巧,从而有效提升表达能力。例如,“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这几句话应用及其写实的笔法描绘了邻居西蒙家中的环境和西蒙死去的状态。不仅有效呼应了文章主题——穷人,也为后来桑娜及丈夫收养西蒙的孩子奠定了伏笔。教师要求学生把这段话进行批注,这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表达经验,进一步提升其表达能力。
四、应用疑问式批注鼓励课堂交流
疑问式批注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批注。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为多种类型,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疑问式批注所涉及的类型众多且内容较为广泛。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将自己产生的疑问标记下来并在之后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这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整篇文章阅读理解的深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穷人》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这篇文章精读一遍,并在精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脑海中浮现的问题全都整理下来。在学生的阅读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都发现了哪些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疑问:“文章标题中的穷人二字,指的到底是桑娜一家还是他们的邻居西蒙一家?”当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后,教师可以先允许班级内的其他学生对问题本身进行交流。如果其他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桑娜一家和西蒙一家都是穷人”这一正确答案,那就无需教师介入。也有学生提出:“桑娜擅作主张将西蒙的孩子带回自己家中,本以为丈夫会大发雷霆,但丈夫回到家中却也一直催促桑娜把两个孩子接过来,这反映了丈夫具有什么样的高贵品质?”拿到这一问题后,全班学生也可以首先进行充分讨论,通过全班讨论的方式将该问题解决。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不仅有效解决了问题,也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照此逻辑,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时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并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五、结语
批注式阅读主张学生在阅读某篇文章的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批注方法将自己获得的新知识以及产生的新感受和认识通过做批注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巩固学生的阅读基础并夯实其阅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且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要应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为批注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造条件,让它能够发挥促进学生综合学习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素娟.语文要素明确要义 深度学习贯穿过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中的语文要素落实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Z1):40-41.
[2]周仕德,林君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历程探思——以五年级《落花生》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6):9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