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初中物理 教学效果
正文
引言:在我国的教育中,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而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效率。只有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也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必然选择。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单一,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也是目前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老师的教法不科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的初中物理课堂都是采用问答法进行的,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失去对物理学习的热情。此外,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当他们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消极心理,认为物理很枯燥无味,从而降低了参与度。还有些同学则会因为怕苦而对某些题目不感兴趣,而选择放弃该科目的。(二)教材的内容陈旧,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不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现在的课本大多是以知识点的呈现形式,缺少了新意,没有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授课效果并不明显。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课程,在物理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上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改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在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个体特点,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个人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复习物理知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加。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求老师的任务是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而不是一味地听讲。最后,还应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即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实现“因人而异化教育”。
2.1运用生活元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素材,例如:天气、地理环境、气候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与散射”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就可以运用“彩虹、水中的筷子折了”等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成就感。又如,学习“电的作用”时,可先给同学介绍一下电的历史发展,电的历史发展有哪些特点,然后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结合教材,分析出用电能的重要作用。总之,物理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去寻找答案的过程。
2.2运用小组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间的竞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在组内分工时,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要出现推卸任务的现象。其次,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在相互探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组织小组竞赛,让大家都参与其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总之,物理课堂的高效运行,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初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多鼓励和支持。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多媒体的作用,利用课件,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到更多的初中生,激发出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大化。
2.3结合学生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活动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并在课堂上进行合理地分组,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生的知识储备量相对来说比较少,对新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对新课的内容也会产生兴趣,所以,在进行分层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其次,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擅长的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同学的知识基础较差,有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善于思考,但有的同学的思路较为简单,所以可以让他们分别向其擅长的一方提出问题,并由他的指导者为其解答;还有的学生的成绩不好,但是也很努力,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可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开展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双减"政策对初中物理课堂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第二,在课堂上,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使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第三,物理老师还要善于启发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初中物理学习的现状,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转变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观念,是提高我国初中物理的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贤文.“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构建[J].文理导航(中旬),2022(09):40-42.
[2]吴林燕.双减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14):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