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蒋艳红 白倩

惠水县第四中学

摘要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重要教学资源,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和传承。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主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阐述,并且更加深入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结合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并为以后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正文


前言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合理地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体验英语的魅力。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能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另外,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遇到的阻碍

教师对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理解有限

在目前的传统英语阅读教育模式下,根据调查,大多数英语教师不会主动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相结合,主要原因大致是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储备,在英语教学中就无法运用与其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素材,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融合。其次在进行授课时教师没有对培养文化意识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也就没有办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运用。部分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未主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下不少教师存在提高分数才是主要的教学观念。最后少数教师认为在英语课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引用是在浪费时间,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对语言的学习,从而无法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材缺少传统素材

我国中学英语教材中直接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融入失衡的现象,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Section B 的 2b部阅读此篇文章讲述了国家的文化,但对其中国本土文化的描述却是只言片语。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是容易在无形中淡化了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和我国基本政策都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现在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刻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学生学习英语是要对外国先进文化进行学习,以便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交流,但更重要的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向外的宣传,将中国传统文化讲给世界听,很明显这种选题就会淡化本国文化,失去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文化素养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应从教师着手,培养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主动学习和优化教学方法技巧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基本理论通过该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推动作用。还可以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观摩,通过学习案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英语的阅读教学之中,同时也能和外教进行沟通,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中,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比如在对“We're going to save the earth”话题进行学习时,老师可以把中国“绿色发展”的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让同学们以可持续发展、环保等话题展开探讨,使其了解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对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还可以对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观念进行学习,其中提倡人类遵循自然的规律和节奏也具有环保意识孔子的“仁爱”不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如人与动物的关系,从而确保在学英语的同时,还能加深对环境保护的文化与永续发展的观念的理解。

(二)优化教学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教师通过合理地选择传统文化作为代表性的素材融入课程内容中,能够使英语课程更加多元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加深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例如在开展与festival”相关的课外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了解西方国家万圣节、感恩节等节日,还可以举办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如Dragon Boat Festival、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等节日,结合神话故事,让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加强英语口语交际的技能,切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d the mountains”中可以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帮助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先将这则故事借助多媒体用英语展现出来,让学生先熟悉下故事中常见的单词和句型,尝试着进行翻译,感受愚公移山背后的艰辛,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品质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借由阅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读物,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具有特殊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通过对比中西方在传统节日和庆祝方式上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两种文化的异同。比如,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而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等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意义。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自由和自我实现。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通过设计制作灯笼,书法,包饺子等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与荣誉感。这样的交流不仅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能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三)完善评价机制,激发文化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整合,不仅可以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而且可以推动新的教育制度建设。在对一门新的语言进行学习时,与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文化情感和态度是影响其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其中,文化热情就是对英语文化有一种感情上的认同感。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还能比较中西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比如在对“Is this your pencil ?”部分进行学习时,通过将中国毛笔和西式钢笔进行对比,直观地拉近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再穿插一些与“pencil”相关的阅读文本,在阅读及做题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将中国优秀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和探讨,并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在多方面的挑战和问题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以在学校或者个人的平台上寻求帮助,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就必须进行头脑风暴,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的核心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徐耀辉.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 英语画刊(高级版),2021(7):101-102.

[2] 王娟.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开发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3(11):120-123.

[3] 范晓晶,龚纯洁. 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项目式学习实践 ——以Unit 7 Mr.Cool's Clothes Store为例[J]. 英语教师,2023,23(6):136-139,1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