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吴苏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摘要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小古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小古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也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认同感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从三方面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核心素养

正文


引言: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小古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小古文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本内容,更强调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功能。探索实施有效的小古文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欣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加强小古文朗读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古文的朗读指导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吸收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精神文化思想,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发展。语文教师需关注小古文教学策略的实施,特别是朗读训练的多样化,以增强学生对文本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并提升其核心素养。有效的小古文朗读指导应注重语感的培养,通过精准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节奏,深入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其在实践中掌握如何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文章的深层意义。同时,小古文朗读的反复练习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样重要。例如,在对《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时,教师可以先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义,强调诚实面对自己知识的局限并勇于承认不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如何体现学习态度的重要性。通过集体朗读,教师让每位学生轮流读出这些句子,同时其他同学负责听是否能准确表达文中的感情。教师注重每个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节奏,确保其能够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文本的深层含义。此外,教师还应特别强调“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中的“心到”概念,解释心若不专注,则眼睛和口部的朗读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告诫学生在朗读训练时“心到”的重要性。通过多次的练习,学生能够在语言的流畅表达中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进一步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这种深度的文本接触,不仅仅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此外,朗读训练还应包含合作与交流的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促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的提高。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从而在合作中学习到更多关于文本解读的技巧。

二、培养互动问答课堂氛围

    小古文集文字美、音韵美、情感美与意境美于一体,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其深厚的美感。采用互动对答的方式,可以根据小古文的不同内容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学。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增加诵读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在这种对答模式中,学生需要密切注意诵读节奏与语调,以便准确回应,这种方式既是一种游戏,也是一项挑战。例如,教师可以挑选文章中的核心观点如“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等,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应用这一观点。学生需要在回答中不仅重述观点,还应结合个人经验进行扩展解释。课堂上,教师设置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心到、眼到、口到”的实际意义,每组需共同探讨并提出实际应用策略。随后,各组代表将思考结果进行汇报,并接受其他组的提问。这样的问答形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模拟小古文的情景,学生可以真切体会古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更直观理解古文内容。学生间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对答练习,享受学习的乐趣。此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回家继续与家长进行这种形式的互动诵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家庭与学校的教学联系,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小古文的内容。通过这样的互动诵读,学生在重复的语言交流中加深对小古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同时也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将学习活动变为一种富有成效的社交交往,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全面掌握小古文内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设计思维导图辅助学生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显著效果。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阶段,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有效支持其思维训练。此时,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文章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应围绕文章的结构和重点语句等方面进行整理。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信息,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文本的组织框架,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系统地分析理解文章。每个节点的细化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关键内容,加深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记忆。例如,在教学《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时,运用设计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有效辅助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识别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和“心到、眼到、口到”等关键思想。接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纸张来构建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中心节点为《古人谈读书》的主题,从这一核心出发,分支包括各主要观点。对于每一个分支,学生进一步展开,添加如何实践这些学习方法的具体策略,以及如何帮助自己提升学习效率。在“心到”这一分支下,学生可以列出在阅读学习中保持专注的方法,如定时定量的学习计划和避免分心的环境设置。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系统地识别文章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填充到导图的相应位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小古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自主使用思维导图,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在课堂上不断练习讨论,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系统地分析理解文章,这不仅能够提升其阅读技能,也可以促进其总体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在探讨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时,重点放在通过朗读训练、互动问答以及思维导图等方法,系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策略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可以促进其思维技能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这一方法的应用不仅关注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继续优化创新教学策略,将对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文颖.小古文“趣味化”教学策略[J].语文世界,2024,(08):84-85.

[2]郝丹,谭秀秀.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的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3,37(06):116-119.

[3]张亦弛.读小古文学大智慧——探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3,(12):142-144.

[4]钟鹃.趣味引导方法引路——提升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水平的策略研究[J].文科爱好者,2023,(05):98-1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