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特色工作研究及改进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学风建设;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改进策略
正文
良好的学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各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使学生更加珍视学习机会,积极投身到学术研究中。另一方面,学校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1.1从社会背景角度——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的新时期,每个家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的是这个家庭孩子的成长。导致“虚荣”、“个人主义”、“拜金”等思想盛行,社会的不正之风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和负面影响。使当今大学生在学校内不能踏实的安心学习,从而影响了学校良好的学风氛围。
1.2从学校角度——学风是多方联合教育共同创造的结果
从目前看来,大部分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方面的宏观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仍存在缺乏具体制度的约束,在相关具体制度保障方面略显不足。例如,学校各部门对于学风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规划,还有部分部门只有思想理论依据,无实际建设措施,在工作中个别领域具有显著性而整体布局谋划方面推进比较缓慢。
1.3从学生自身出发——缺乏学习主动性
现在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就是上课玩手机、睡觉、不认真听讲、与任课教师缺乏互动性等。每一个经历过高中学习生活的学生到大学之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没有老师约束,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就放慢了自己的脚步,开始懈怠。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使一部分学生不能立刻适应环境的改变,不能尽快的融入到新的集体,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习没有认真的规划,也会被身边更散漫的同学影响。部分同学对自己所报的专业并不理想,缺乏学习兴趣,得过且过,加上大学课程相对较少,自主支配之间较多,导致一些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拒绝网络的诱惑,进而形成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旷课等不良现象。
二.学风建设特色工作研究
2.1 以社会实践促优良学风,知行合一
(1)基于“服务性学习” 教育理论,与专业系协作,将课程、服务、反思、提升相结合,以专业服务社会,以服务促进学习。实行“专业+思政”双导师制,社会实践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教育闭环。
(2)基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发现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习内驱力。
(3)基于“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教育要求,科学设计、统筹安排社会实践,充分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等资源,发挥教师、家长、校友、合作企业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2.2以科技创新促优良学风,务实创新
(1)发挥教师带科创作用,把握好大创项目、导师课题、学科竞赛等机会,让学生进入具体的课题研究、技能实践,在应用中提升学习兴趣、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
(2)发挥文化育科创作用,推进青年博士讲台、电子信息科技节、本科生/研究生科技论坛、菁英班、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绿荫工作室的作用。
(3)发挥企业促科创作用,深化“一行十企”就业育人效果,举办“联企智创”项目训练和“启明星”创新创业训练营,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市场契合度。
2.3以生涯规划促优良学风,笃志好学
(1)教育学生“为未来而谋”,依托《学生成长手册——奋楫》,将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流程,细化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日,于细微中陪伴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积极元素、自觉学习中的习惯养成。
(2)教育学生“目标导学”,依托校友资源,优化“生涯人物”引领效果,组织分享、访谈、实践等活动,用经历启迪思考,用奋斗激励前行。
(3)教育班级“创先争优”,依托《班级手册》,将班级成长规划与个人成长规划相结合,用个人的优秀垒起班级的优秀,用班级的成长带动个人的成长。
2.4以新媒体建设促优良学风,团结协力
(1)善用学院新媒体平台,开展学风建设组合拳。有“文件解读” 、“课程学习状况调研”等学习环节把控,有“榜样的力量”、“党员先锋说”等优秀典型引领,有“线上评比”、“线上直播”等氛围营造,实现线上学风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覆盖。
(2)善用QQ社交软件,开展党员易起学、学长答疑、笔记分享等精准帮扶项目。优秀学生党员轮流当起“学习主播”,为需要补考和知识理解不透彻的同学,线上集中辅导,热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学业问题,助力学院学风建设。
三.学风建设改进策略研究
3.1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3.2完善规章制度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建立健全的考试制度、学术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和评估,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术诚信。
3.3严格教学管理
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考试纪律和学术诚信教育。对考试作弊、抄袭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处,维护考试的公平性和学术的纯洁性。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和课外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3.4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通过开展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术研究中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4加强师生互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师生互动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等,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
学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高等院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面对当前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们应该多方联动共同推动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积极促进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良好风气,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协力完成。
参考文献:
[1]段珮华,张城瑞. 学生成长成才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J]. 公关世界, 2024, (13): 85-87.
[2]陆树林. 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策略及职责研究[N]. 山西科技报, 2024-06-27 (B05).
[3]徐雷,刘展.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4, 45 (14): 120-122.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4.042.
[4]武予然. 浅谈高校“学风清新”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J]. 河南电力, 2024, (06): 56-57. DOI:10.19755/j.cnki.hnep.2024.06.011.
[5]朱天明,叶斐斐,朱胜男.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J]. 科教文汇, 2024, (09): 19-22. DOI:10.16871/j.cnki.kjwh.2024.09.005.
[6]马鹏,夏晓燕.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 37 (07): 60-62.
[7]郭纳.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路径探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 23 (07): 268-270.
[8]肖俊英.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4, (04): 128-131.
项目信息:本人系南京工业大学2024年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SZ2024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