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韦冉冉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 256200

摘要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情感的表达,是文化的传承。小学阶段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知识的整合、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流程和实施策略,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

正文


引言

新课标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然而,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难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大单元教学以主题统整为策略,将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有机整合,并创设真实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是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为统领,将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有机整合,并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项目展开的系统化教学方式。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的碎片化,将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以一个核心主题或问题为线索,将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本质和规律。大单元教学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它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单元教学注重创设真实的、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它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脱离实际、枯燥乏味的弊端,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它通过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如探究活动、项目制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如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和音乐文化理解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通过聆听、演唱、演奏、创作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实践中提升音乐技能。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项目,将相关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持续发展。

三、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确定单元主题

确定单元主题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石,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导航,更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情感共鸣的关键。以“四季的声音”为例,这一主题不仅贴近自然,易于学生理解和感受,还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情感体验。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动物音乐会”作为主题,通过模仿动物叫声、节奏游戏等形式,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而高年级学生则适合“音乐与情感之旅”,引导他们深入探讨音乐如何传达情感,创作表达个人情感的音乐作品。在确定主题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时代背景。例如,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可以设计“环保小卫士之歌”或“抗疫英雄旋律”等主题,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制定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的制定需紧扣核心素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提升。以“四季的声音”为例,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四季中常见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学习并演唱四季相关的经典歌曲,掌握一种或多种与季节特色相符的乐器演奏技巧。通过聆听、分析、模仿、创作等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表达四季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为情感交流的工具,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设计单元内容

单元内容的设计应紧密围绕主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形式,构建一个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在“四季的声音”单元中,可以选取四季代表性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秋日的私语》、《冬日的暖阳》等,引导学生聆听、分析音乐要素,感受季节之美。教授与四季相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夏天的风》、《秋天不回来》、《冬日的童话》等,通过学唱、表演唱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季节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并演奏相应的乐器,如春天的长笛(象征生机勃勃)、夏天的手鼓(象征热情奔放)、秋天的口风琴(象征丰收与宁静)、冬天的钢琴(象征深沉与纯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季节的感受,创作简单的旋律、节奏或歌词,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表演或录制音频视频作品。

(四)选择教学策略:促进主动参与,强化实践体验

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通过创设真实的音乐情境、引导问题探究、组织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四季的声音”单元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创设四季变化的音乐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这首曲子听起来像春天?”),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音乐创作、表演等任务,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五)设计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的设计应体现多元化、过程性和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在“四季的声音”单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如参与度、创造力、合作能力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如创作的旋律、歌词、表演等),通过展示会、音乐会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对学生的演唱、演奏、表演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注重音乐表现力、情感传达和舞台效果等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组织同伴互评活动,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结束语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音乐实践为主线,以主题统整为策略,以评价促进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国强.基于素养本位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以“欢乐的村寨”单元整体教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22,(12):74-78.

[2]程元元.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J].学园,2022,15(34):16-18.

[3]王芝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22,(26):55-57.

[4]王顺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新智慧,2022,(20):71-73.

[5]周敏.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J].家长,2022,(06):141-1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