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北方地区”为例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阎瑞

高青县第六中学 山东淄博 256300

摘要

本文围绕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在北方地区的应用展开深入探究。剖析北方地区地理特性,揭示传统教学短板,详细阐述大单元教学主题选定、内容整合、实施流程与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展现其在知识统整、素养培育、学习动力激发等方面显著成效,为初中地理教学革新提供北方地区样本,助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

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北方地区;核心素养

正文


一、引言

初中地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认识地球家园的关键窗口,肩负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与综合素养重任。北方地区地理要素丰富且关联性强,是天然的教学富矿。大单元教学突破传统单课知识局限,以系统性、关联性视角重组教学,恰似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深度洞察北方地区地理奥秘之门,契合新时代地理教育发展诉求,为课堂注入创新活力。

二、北方地区地理全景洞察

(一)自然地理拼图

地形地貌奇观

北方坐拥东北平原,开阔平坦,黑土肥沃,滋养着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华北平原地势低平,人口密集,城市星罗棋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风成黄土经流水雕琢,独特地貌制约着交通、农业布局,成为水土流失研究活教材。

气候交响乐章

温带季风气候奏响四季旋律,冬季西伯利亚冷空气长驱直入,带来酷寒与瑞雪,塑造冰雪经济与保暖民居;夏季雨热同期,为农业丰收铺垫,却也因降水不均引发旱涝,影响河流水量、灌溉节奏,左右着区域水资源调配。

水系纵横脉络

黄河奔腾万里,在北方串起宁夏、河套平原,既孕育塞上江南,又因泥沙淤积考验中下游河道治理智慧;海河扇形水系汇流短促,雨季洪流宣泄不及,推动水利设施建设与城市防洪体系构建,与沿岸居民生产生活休戚与共。

(二)人文地理画卷

农耕传承印记

东北黑土地孕育大豆、玉米,粗放与精耕结合;华北冬小麦、棉花适应暖温带气候,传统农耕技艺与节气韵律相融,催生特色民俗,乡村聚落依田而建,勾勒田园牧歌景象。

工业兴衰轨迹

东北老工业基地凭煤铁资源、铁路动脉崛起,曾是工业脊梁,后遇产业转型阵痛;华北化工、钢铁产业依托沿海便利、能源储备蓬勃发展,却也面临环保重压,探寻绿色升级路径,改写工业发展故事。

交通动脉网络

京哈、京广铁路如巨龙纵贯南北,输送客流、物流,激活经济节点;高速公路密织,拓展城市辐射圈;大连、青岛等港口扬帆四海,承载国际贸易,编织起北方繁荣纽带,重塑区域发展时空格局。

三、传统地理教学沉疴审视

(一)知识孤岛困境

教材章节化切割知识,课堂按地形、气候等模块讲授,学生虽积累零散要点,但面对北方地区实际问题,如解析东北湿地生态与周边产业联动,难以串联知识,不懂要素相互作用,深陷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泥沼。

(二)实践土壤贫瘠

理论灌输主导课堂,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稀缺。学生学习喀斯特地貌,却无缘本地相似地质观察,凭抽象图文想象,知识浮于表面,解决现实地理问题时力不从心,实践能力培养沦为空谈。

(三)思维进阶迟滞

被动听课令学生习惯机械记忆,缺乏质疑探究精神。面对北方城市热岛效应治理,难以综合多学科知识创新思辨,批判性、综合性地理思维培育遇阻,难以适应素养时代要求。

四、大单元教学蓝图擘画

(一)主题精挑细选

立足北方地域特色,敲定 “解码北方:自然之力与人文之光的交织” 主题,细分 “冰雪北疆的生态经济协奏曲”“中原厚土的农耕工业变奏曲”“沿海北国的蓝色发展畅想曲” 子主题,紧扣核心,激发探索热望。

(二)内容系统整合

打破教材藩篱,以主题为纲领编织知识锦缎。如 “冰雪北疆的生态经济协奏曲” 中,融合东北冻土生态、森林涵养、冰雪旅游开发,串联鄂温克民俗与寒地生存智慧,使自然人文知识交相辉映;剖析华北雾霾,深挖能源结构、工业排放、气象条件关联,勾勒绿色发展路径,凸显知识内在逻辑。

(三)目标层次分明

知识维度,助力学生精准解读北方地理图表、数据,深度阐释现象成因;技能范畴,熟用地理信息技术(如 Google Earth 探究城市扩张)、善绘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经络;情感高地,厚植学生对北方大地热爱,强化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担当,实现从知识习得向素养升华跨越。

五、大单元教学落地路径

(一)情境创设领航

模拟 “重走闯关东之路”,学生化身移民,从山东启程,一路探究沿途地形险阻、气候挑战、资源探寻与聚落兴起,唤醒知识记忆,点燃探索激情,于情境沉浸中开启求知远航。

(二)协作探究攻坚

聚焦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 课题,小组分工调研产业兴衰、人才流失、生态欠债,研讨新兴产业植入、生态修复策略,教师引导辩证思维,借思维碰撞攻克难题,锻造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地研学添翼

借力北方独特资源,组织多元研学。踏入长白山探秘火山地貌与植被垂直分布;扎根黄土高原监测水土流失治理全程,对比生态修复前后效益;走进滨海新区解码港口经济与城市智慧发展,以亲身体验为理论注入灵魂。

(四)技术赋能拓展

依托虚拟实验室,模拟北方台风侵袭、海岸侵蚀动态;借助在线学习社区分享北国地理发现、互评探究成果,突破时空枷锁,延展学习疆域,让地理学习异彩纷呈。

六、多元评价体系护航

(一)过程性评价聚焦成长

记录小组探究表现,考量资料收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贡献;观察课堂互动,评价参与度、思维活跃度;追踪研学成长,审视实践技能提升,全方位捕捉学习动态,为持续进步导航。

(二)终结性评价检验成效

设计综合性试卷,考查知识整合、迁移应用,如剖析北方某流域综合开发;开展项目答辩,围绕北方特色主题,检验学生深度理解、表达创新能力,精准衡量学习成果。

七、教学硕果累累

(一)知识融会贯通

经大单元洗礼,学生能灵活串联北方地理碎片,如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通先行、产业疏解、生态联控逻辑,知识迁移得心应手,考试综合题得分率显著跃升。

(二)素养拔节生长

问题解决、创新实践素养茁壮,在科创赛事中,创意频出,像设计北方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公园;批判性思维锋芒初露,能洞察北方风电消纳困境,为能源转型献策,综合素养进阶显著。

(三)情感深耕厚植

对北方家乡眷恋满溢,主动投身家乡地理调研、环保公益,学习由 “要我学” 变 “我要学”,内驱力源源不断,地理情怀深植心间。

八、结语与展望

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在北方地区已崭露头角,革新教学范式,助力学生成长。展望未来,需攻克跨学科协同生硬、教育资源不均瓶颈,强化教师大单元设计实操培训,搭建校际资源共享云平台,深度融合北方文旅、科技产业拓展实践基地,以大单元为帆,载北方地理教育航船驶向卓越彼岸,培育时代所需的地理栋梁。

参考文献:

[1大概念驱动下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农业发展为例[J]. 朱俊丞;谭丽荣.地理教学,2022(18)

[2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J]. 秦肖肖.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