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逻辑机理、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摘要
关键词
新时代;自我革命;逻辑机理;价值意蕴;实践进路
正文
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时提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未能跳出历史周期律。对于黄炎培提出的这一难题,毛泽东给出了“民主新路”第一个答案。经过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解决长期执政中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道路,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实践问题,对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新思考新解答。自我革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层逻辑,回答了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时代命题。
一、何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逻辑机理
(一)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一方面,唯物辩证法为自我革命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理论遵循。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现存的都是要灭亡的,没有什么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即使是因时因势产生的新事物,也会随着时境变迁丧失内在的合理性,转向需要变革或者是走向灭亡的旧事物,批判与革命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自我革命就是对自身进行批判与革命,在自我否定中蕴含着自我发展,是一种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既批判又肯定,其实质就是自我扬弃、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自省的优良传统构成了自我革命鲜亮的理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革故鼎新、反躬自省等思想精髓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土壤。论语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错误就像是天上的日食、月食一样,人们都看得见,改正了错误,人们也会照样敬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二)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这一逻辑根植于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受到由革命文化等多元要素构成的复杂体系的塑造。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不仅构成了其本质属性,也是其背负的重大历史任务,成为了与其他政党间最为显著的区别标识。马克思视革命为推动社会演进的核心动力,将其比喻为驱动历史进程的火车头,强调其在社会结构与制度变革中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角色。他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之路必须通过建立一个拥有高度政治自觉的革命政党来实现。历史的长河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无论处于何种历史阶段,都能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坚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着其先进性、纯洁性及代表性,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典范。党的发展历程中,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即社会革命与对自身的不断审视与提升即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党主动调适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中国共产党超过百年的辉煌历程,实质上是对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相结合路径的坚持与实践。
(三)现实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矛盾新问题的出现给党的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严峻复杂的执政环境,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重视自我革命的现实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承诺,在实践中深入贯彻自我革命理论,将自我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在前进道路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秉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进行自我革命,不断革故鼎新,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增强党性,全面增强党执政为民的本领,更好的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与任务。
二、何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价值意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实践,提出自我革命这一重大命题,这对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一)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本质在于其批判性与革命性特征,这一根本属性内生性地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勇于开展自我革命的使命。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浪潮中孕育而生,并在持续的革命活动中不断成长壮大,其性质迥异于历史上的其他政党类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矗立于时代前沿,引领着社会历史演进的轨迹,彰显出超越普通政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这种独特优势的维持,离不开政党内部坚持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精神——勇于自我审视,敢于面对并改正缺陷,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超越中实现蜕变,在革命实践的熔炉中锻炼成长。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天然地承继了这一理论体系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基因,以及勇于自我革命的传统美德。其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转折,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可或缺的篇章,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政党的真实性与决心。因此,保持并发扬革命精神,对中国共产党而言,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面向未来持续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传承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实质上是一部不断深化自我革新的历史长卷。中国共产党所展现的卓越的能力,即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依靠内部动力纠正偏差,以此不断迈向成熟与强大。在革命年代,党的自我革命尤为体现在有效识别并纠正“左”倾与右倾错误上。在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带领下,党在面对过往曲折时不遮掩、不回避,而是勇于正视、深入反思、吸取沉痛教训。通过延安整风运动,真理性观念在党内蔚然成风,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之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守真理,勇于纠正历史偏差,推动了国家与党的历史进程拨乱反正。正是基于对错误的勇敢面对和对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逐步探索并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一再证明,要确保指导思想的持续先进性,就必须坚持追求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持续弘扬自我革命的精神。
(三)化解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
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不少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的政党遭遇执政挫折,在国家政治舞台中的地位有所动摇,在组织动员、凝聚社会共识及治理效能等能力呈现衰减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其内部管理的严格性、领导力的强度及纪律的严密性至关重要。任何党内治理松弛、领导作用弱化或纪律松弛的现象,都将可能对党内政治生态及党的团结统一构成潜在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自我革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果,显著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能力。然而,党内仍需警惕并解决思想不够纯洁、作风存在问题及组织不够坚强等深层次问题。党持续面临“四大危险”以及“四大考验”,因此,开展自我革命,不断化解和应对党自身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是一个须臾不可松懈的长期任务,对于维护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三、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进路
(一)政治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展党的自我革命的先决条件,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确保党的自我革命顺利进行。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集中的统一的党,一切无原则的派别斗争,都要清除干净”,“使我们全党步调整齐一致”[]。就是强调在解决党内问题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邓小平同志在回顾党执政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时指出,“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纠正党内错误需要依靠党而不是远离党。”[]党的十八以来,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并强调,“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回溯党的发展历程,党之所以能在不同历史阶段顺利开展自我革命并有效解决自身问题,最为核心的因素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自我革命是在党的高层设计与战略指导下推进的,党的强有力领导构成了自我革命得以成功实施的根本基石。实践表明,党的自我革命必须牢牢立足于党的全面而坚强的领导之上。
(二)精神动力: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与使命
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与职责,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过程中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以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为目标,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人类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与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这一根本政治立场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立场也促使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防止任何形式的腐败和懈怠,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答卷完成的好不好,自我革命完成的彻底不彻底,归根结底就是看人民满不满意。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回应人民的期待,获得人民的支持,赢得人民的爱戴。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牢记初心与使命,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壮士断腕的政治决心,义无反顾的进行自我革命。
(三)关键举措:坚持从严治党,抓住“关键少数”
从严治党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举措。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从严治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进一步拓展从严治党的深度与广度,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自我革命的一贯原则与基本要求。“关键少数”指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担任着党的事业中极为重要的政治角色,是党和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毛泽东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一个答案,就是民主新路,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民监督政府就是监督人民赋予领导干部的权力,就是抓住人民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是关系到党的生存与发展核心的问题,它要求每一位党员的积极参与,并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导向与组织作用。在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党员能否在认知与行为层面与中央的宏观战略保持高度统一,极大程度上仰赖于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组织驾驭能力和率先垂范的榜样效应。因此,强化对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管理和要求,成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环节。
(四)基本方法: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于党的历史之中,是解决党内问题、化解风险、提高战斗力的锐利武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作为由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具有其他政党都难以企及的先进性,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共产党时刻都是正确的,在特定的时期下,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很难保证不会犯错误。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这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否自信、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尺。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正视自身问题并且改正不足,而不是掩盖问题、讳疾忌医。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法宝,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党内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剖析,进而有效迅速地解决问题。只有善于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才能割掉机体的脓疮,保持机体的健康,达到自我革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